作者:墨尔本的左撇子
博主本人打小热爱电影,尤其是欧美电影,多年来发现电影开场前总是出现那几个熟悉的Logo,后来才逐渐对电影业、电影公司们有了了解,今天就来盘点下你一定熟知的影业巨头以及那些极具代表性的Logo。
这里也提一句,想必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一部电影开场前会有那么多公司的Logo,其实一部电影的诞生会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流程,也会关联诸多合作公司,比如投资方、制作方、发行方、设备租赁方、场地租赁方,甚至特效制作、配乐、宣发等等,其中对这部电影贡献较大的几家公司都会依次出现在开场环节。
本文共分8个章节:
雪山之巅的霸主雄风 —— 派拉蒙
百年老店的大师印记 —— 环球
火炬女郎的希望之光 —— 哥伦比亚
商海沉浮的家族盾牌 —— 华纳
向星许愿的童话城堡 —— 迪士尼
没落贵族的七声狮吼 —— 米高梅
打破夜空的行军号角 —— 福克斯
近水楼台的月牙男孩 —— 梦工场
一、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Inc.)—— 雪山之巅的霸主雄风
派拉蒙创始于1912年,总部位于洛杉矶,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中成立最早的一家。1912年7月14日,一个名叫阿道夫·楚克的年轻人,在好莱坞租下了一个简陋的马棚,开始电影拍摄工作,这就是后来的派拉蒙电影公司。
Logo含义
派拉蒙的logo是一座被群星环绕的雪山,而雪山用来比喻其在好莱坞的地位高不可攀。这座雪山最初是公司创始人依据小时候生活过的犹他州本罗蒙德山(Ben Lomond)绘制的涂鸦之作。1987年,在75周年庆时,公司委托Dario Campanile为其画一幅被称为“梦之山”的油画,也成为了最接近当前银幕中的样子。多年过去,雪山的设计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如今的山峰和背景也已被电脑合成的动画取代。
24个星星代表最初与公司签约的24个电影明星,仔细数可以发现,如今的星星只剩下了22颗,一说是后来2名影星撤掉了合约,但其实找来过往的图片可以发现,22颗、23颗、24颗的版本都存在过,由于年代久远,以讹传讹,就出现了签约影星数量变来变去的说法,其真实的背景也难以考据。
手绘涂鸦版logo
本罗蒙德山(Ben Lomond)
油画“梦之山”
历代logo
代表电影
《夺宝奇兵》系列、《教父》系列、《碟中谍》系列、《阿甘正传》、《变形金刚》系列、《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
二、环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百年老店的大师印记
环球影业同样成立于1912年,是八大中的第二家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和纽约。1912年,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老板C.莱默尔把他的公司和N.鲍尔斯等六七家小电影公司合并,组成环球影片公司,莱默尔于1914年在好莱坞北面建起了摄影棚和供拍外景用的场地,命名为环球城。
Logo含义
环球的logo如其名字,就是浮在地球上的文字UNIVERSAL,同样百年间也经历了众多版本迭代,但核心元素始终是那个“球”。第一款Logo作为默片《By the Sun's Rays》的片头,于1914年面世。素净的黑幕上,一个写有“UNIVERSAL FILMS”的球体被印着“THE TRANS-ATLANTIC FILM CO. LTD.(当时环球影业的英国经销商)”字样的“土星光环”环绕。
第一款环球logo
其后,环球影业在Logo设计上不断探索与尝试,样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比如,20年代期间,它的主体圆球第一次呈现出地球的形态特质,置身于浓密的云层之中,一架飞机绕其飞行,足迹踏遍世界各地,飞机尾烟绘出的图案便是“Universal Pictures”;30年代末40年代初,画面中正在自转的“水晶”地球非常抢眼,却也掩盖不住漫天闪烁的熠熠星光;60年代,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在浩淼的星河中,彩色的地球在两个半透明白色光环中自转的优美画卷;90年代初,镜头由地球特写开始逐渐拉远至全景,金色字体赫然显现;90年代末开始,陆地表面七大洲迸发出璀璨的光辉,在黑暗的夜空中为地球勾勒出了一层耀眼的光晕。
历代环球logo
直至2012年,环球影业迎来了创立一百周年的盛世,一款令人泪奔的崭新Logo作为动画片《老雷斯的故事》的片头闪亮登场,并被视为经典一直沿用至今。
代表电影
《大白鲨》、《ET外星人》、《谍影重重》系列、《阿波罗13号》、《回到未来》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此外最具代表的则是被称为环球怪兽宇宙的怪兽电影,如范海辛、德古拉、科学怪人、狼人、木乃伊、隐形人等一众经典IP都在环球旗下。
环球影城
不得不说的是,环球的另一条成功的技能树则是著名的环球影城,也是好莱坞除迪士尼乐园外最成功的游乐场,目前全球有6个环球影城,分别为:
环球影城
三、哥伦比亚影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火炬女郎的希望之光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立于1919年,原名CBC电影行销公司,1924年更名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库尔富市。1989年索尼从可口可乐手工完成对哥伦比亚的收购,这就是为什么上图下边有一行“a Sony Company”。
Logo含义
Columbia这个名字起源于发现了美洲的航海家哥伦布,而最初CBC电影行销公司阶段的Logo就是单纯的的文字组合形式。与其它公司一样,百年漫长的历史沿革也伴随着logo的演变,1924年公司更名后,logo则首次出现女神形象,而“女神”也被称为“Lady Columbia”(哥伦比亚女郎或火炬女郎)。首版中的女神酷似手拿橄榄枝和盾牌的雅典娜,1928年版则首次出现了光芒四射的火炬,至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具象的真人模特扮演Lady Columbia进行logo的画像或拍摄,如模特Claudia Dell、Evelyn Venable、Annette Bening等。直到1993年,路易斯安那州的Jenny Joseph作为模特拍摄的版本即为沿用至今的最终版。
历代logo,最后一张为真人火炬女郎拍摄现场
代表电影
《一夜风流》、《阿拉伯的劳伦斯》、《达芬奇密码》、《黑鹰坠落》、《黑衣人》系列、《空军一号》、《第五元素》等。
四、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 商海沉浮的家族盾牌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市,旗下有华纳兄弟、新线影业、卡通网络等多个品牌,华纳兄弟是指哈利·莫里斯·华纳、阿尔伯特·华纳、山姆·华纳和杰克·华纳四兄弟,之后哈利·莫里斯·华纳任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第一任总裁。1990年公司被时代公司收购,此后更名为时代华纳,也就是上图下边的“Time Warner”。2020年6月,腾讯控股收购了华纳音乐集团10.4%的股份。
Logo含义
华纳的logo便是大名鼎鼎的WB盾牌,这个形象可能是八大公司中最具辨识度的,该logo在历史上经历了11次演变。1923年的第一版logo被称为“Brain Shield”(头脑盾牌),上半部分的建筑是华纳位于加州伯班克的制片大楼。1929年第二版被称为“Vitaphone Shield”(维太风盾牌),所谓维太风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的一套有声电影录放系统,这也代表了华纳当时在有声电影界的领先地位。1936年第三版被称为“Zooming Shield”(放大的盾牌),除了尺寸变大,背景中也出现了白云。此后的版本基本都是围绕着盾牌、文字、背景进行的优化。1998年至今,华纳使用的是第11版logo,也从静态变为了动态,首先出现的是金色的厂房,随后图像发生波浪般的变化,出现WB盾牌。
第一版 —— 头脑盾牌
第二版 —— 维太风盾牌
第三版 —— 放大的盾牌
以第三版为基础的演变
当前使用的动态logo
代表电影
《黑客帝国》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卡萨布兰卡》、《蝙蝠侠:黑暗骑士》系列、《闪灵》、《兔八哥》、《绿野仙踪》等。
五、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向星许愿的童话城堡
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创始人为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市,旗下拥有华特迪士尼影片、试金石影片、好莱坞影片、米拉麦克斯影片、二十世纪电影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漫威影业等众多品牌。随着 1928 年“威利汽船”的发行,米老鼠成为历史上最知名的卡通人物之一,1934年,迪士尼在米老鼠短片大获成功后开始制作故事片,如今迪士尼已成为动画电影的代名词。
Logo含义
到目前为止,迪士尼已经重新设计了8次Logo。早期的作品中,片头均是形形色色的“Walt Disney Presents”字样,从1937年第一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算起,往后的48年间迪士尼一直未曾拥有固定的Logo。直到1985年《黑神魔》,片头才出现了白色的城堡,并伴随一束光芒划破天际,绘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掠过城堡上空。1995年随着皮克斯的加盟,logo也随之优化,2D的城堡和文字均进行了3D化处理,整个标识也更为立体。2006年,CG动画引入,整个画面发生了飞跃的变革,旗帜、火车、城堡、礼炮,气氛更加神秘也更加逼真,这也是沿用至今的终版。
早期版本
2D城堡版本
3D城堡版本
3D动态版本
迪士尼乐园
同环球影城一样,迪士尼乐园可以说是世界上运营最成功的有IP加持的游乐园,甚至超过了环球影城,目前全球有6座迪士尼乐园,分别为:
六、米高梅电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 Inc.)—— 没落贵族的七声狮吼
米高梅电影公司成立于1924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由米特罗公司(Metro PicturesCorporation,1915年成立)、高德温公司(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1917年成立)、路易斯·梅耶公司(Louis B· Mayer,1918年成立)三家合并而成,米高梅三个字也分别取自这三位合伙人的名字。2021年美高梅被亚马逊以85亿美元收购。值得一提的是,美高梅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MPAS),并设立了学院奖,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奥斯卡奖直译其实是学院奖)。
Logo含义
美高梅的狮子可以说是八大中最有趣的logo了,没有之一,博主小时候也很好奇为什么电影公司会有只狮子。没错,米高梅不仅有狮子,而且有7只!第7只“雄狮利奥”的Logo曾一度成为了美国的象征。这款Logo是电影公司宣传人员霍华德迪斯于1917年专门为高德温影业而设计的。日后,高德温影业公司、米特罗影业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影业公司合并组成了米高梅,这款标识亦被保留了下来。
选用狮子作为Logo主体的灵感来源于雄狮在霍华德·迪斯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吉祥物的美誉,而且当时学校中亦有一支名为“雄狮”的体育队。近百年的历史荡涤亦证明了选用狮子的这一决策非常正确,甚至极为高明,因为只有狮子的霸气、贵气、骄傲、荣耀,才能配得上米高梅的王者风范。
大多数观众都对片头狮吼的威严记忆犹新,却鲜有人知共有7头狮子为这声狮吼贡献了肖像权:
第一头名叫“Slats”,它作为“先锋”占据了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无声电影的片头。
第二头名叫“Jackie”,是米高梅雄狮军团中第一位献声并“震慑”到观众的猛将,虽说当时还处于默片时代,但是当它以片场Logo的姿态出现在大银幕上时,米高梅总是会“任性”的派出工作人员用留声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Jackie的咆哮声为其造势。
Telly和Coffee 分别在1927年至1932年、1932年至1934年为米高梅的片头做出过贡献,不过知名度不及随之而来的第5头狮子Tanner,毕竟在Tanner出镜的1934年至1956年间是米高梅最为辉煌的黄金年代。
第6头名为George,它的素毛非常浓密,但被使用的时间非常短暂。
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雄狮利奥” (Leo) 作为第7头狮子隆重登场,它是狮群中最为勇猛的一员,于1957年一直“服役”至今,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狮子王”。
历代雄狮
希区柯克与雄狮利奥
至于狮子是怎么拍摄的,网上一度传出了上边这张图,后来被证实这是PS的,原图是头生病的狮子在接受检查,狮子吼其实是正常拍摄出来的,狮子蹲着或趴在板子后边拍摄。
米高梅庆祝成立九十周年时,曾找来真狮助兴
代表电影
米高梅塑造最成功的的两个IP是《猫和老鼠》以及《007》,想必很多人也都是因为猫和老鼠记住了这只狮子。此外还有《机械战警》、《乱世佳人》、《宾虚》、《西北偏北》、《飞越疯人院》、《魂断蓝桥》等。
七、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 打破夜空的行军号角
20世纪福克斯公司成立于193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比佛利山庄西侧的世纪城。
早在1915年,一名叫威廉·福克斯的匈牙利籍美国商人,创建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他把自己的两家电影公司,主营电影发行的“伟大纽约公司”和制片的“票房吸引力电影公司”合而为一,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家新公司。威廉·福克斯是好莱坞最早的电影大亨之一,与其他电影大亨不同,威廉·福克斯最大的兴趣在建造新电影院和收购电影院上,相比之下,制作电影只算是第二位的。1935年5月31日,二十世纪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Pictures, Inc.)和处于困境中的福克斯电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宣告合并,成立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莱坞大公司。
2019年,福克斯被迪士尼以713亿美元收购,2020年1月,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更名为二十世纪影业(20th Century Studios),2020年8月,迪士尼公司将旗下“二十世纪福克斯电视”更名为“第二十电视”,正式宣告“二十世纪福克斯”品牌的终结,这也是至今八大电影公司中唯一一个消失的品牌。
Logo含义
二十世纪福斯的Logo最早出现在1936年的电影《Ramona》当中,其设计主体一直沿用至今,中间只是经过了几次小的调整而已。1936年版的Logo基于画家Emil Kosa在1933年为20世纪电影公司设计的Logo“深色的天空下”,一组如大理石(或黄金) 雕塑般的文字庄严靠立,其中“20th”“CENTURY”和“PICTURE,INC”三行文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前者比较大,而后两者较小。在主体文字的两侧,各设计了一组探照灯基座,光线照射在这组文字上,使之闪闪发亮。与此同时,周围还有从附近射过来的探照灯光划过天空。整个Logo的设计让公司的名字既具有历史建筑般的厚重感,又显得光辉灿烂、引人注目。而福斯1936年版的Logo,只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将“PICTURE,INC”替换为“FOX”,并略微调整字号而已。直到CG技术出现后,也仅加上了动画效果,Logo主体的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左:1933年二十世纪影业,右:1936年二十世纪福克斯
片头曲
相比于这个著名的片头设计,以“二十世纪福斯号角”命名的配乐知名度也毫不逊色。这段以打击乐器开场,并以铜管乐器文奏为主体的喷亮音乐,最初由作曲家阿尔弗莱德·纽曼为1933年版的Logo量身打造。这位作曲家曾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担任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的音乐部主管,同时他曾9次奥斯卡获奖,成为至今为止得到小金人数量最多的作曲家。
福克斯片头曲乐谱
代表电影
《阿凡达》系列、《星球大战》系列、《致命弯道》系列、《X战警》系列、《虎胆龙威》系列、《冰河世纪》系列、《后天》、《小鬼当家》系列等。
八、梦工场动画工作室(DreamWorks Animation SKG,Inc.)—— 近水楼台的月牙男孩
梦工场成立于1994年,三位创始人分别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S”),杰弗瑞·卡森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K”)和大卫·格芬(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G”)。梦工厂的产品包括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家庭视频娱乐、唱片、书籍、玩具和消费产品,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
2005年三人决定把它卖给维亚康姆,这便意味着梦工厂归属到了维亚康姆的总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旗下。2009年,梦工厂离开派拉蒙影业另起炉灶,并开始与迪士尼合作,后者于2010年起包办了梦工厂出品电影的发行和市场推广。2004年,梦工厂的动画部门决定单飞,自主成立了梦工厂动画公司,虽不属于维亚康姆/派拉蒙电影公司,但电影的发行却交给了派拉蒙负责,并于2013年起由20世纪福斯接棒发行。
Logo含义
梦工厂的Logo设计和该制片厂的名字一样梦幻,一个小男孩倚在月牙上甩开长长的鱼线垂钓,浮漂所到之处在清澈的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波纹仿佛也温柔的触碰到了每个观众的心里.....随着“DREAMWORKS”字母的依次显现,公司三巨头的名字缩写“SKG”低调的缀在了下面。这款Logo创意经典而它的设计历程也是爱意满满。
起初,斯皮尔伯格设想的梦工厂Logo是让一个成年男子坐在月亮上垂钓,并用电脑合成的手段将这幅画面展现出来。但是他的老搭档、工业光魔的视效总监丹尼斯·穆伦却觉得手绘标识可能是更为理想的选择。于是,穆伦便请来了他的画家朋友罗伯特·亨特帮忙。有趣的是,亨特在为梦工厂绘制Logo时,也迸发了新的想法,所以他一口气创作出了两个版本,一版遵循了梦工厂的要求,而另一版则将垂钓的男人换成了小男孩儿。至于Logo提交的结果,大家看到的梦工厂片头已经给出答案啦,斯皮尔伯格显然对那个男孩情有独钟。至于那个坐在弯月上被万人瞩目的幸运儿,他就是亨特的儿子威廉。
代表电影
《功夫熊猫》、《驯龙高手》、《马达加斯加》、《怪物史瑞克》、《疯狂原始人》、《角斗士》、《逃出克隆岛》、《父辈的旗帜》等。
尾声
qm球盟会网站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历史几乎代表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史,每个公司、每一代Logo也见证了电影业的萌芽、成长、辉煌、没落和复兴,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从业人员为这个最重要的大众娱乐品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除了以上八大之外,好莱坞还有很多其它耳熟能详的电影公司,如师门、新线、皮克斯、联美、雷电华、爱尔康、安培林、坏机器人等等,有机会再给大家一一进行盘点。
2025-04-15 23:07:05
2025-04-16 19:37:55